日常工作中如何培养工作细节的把握能力?
日常工作中,我们如何培养工作细节的把握能力?
1、忠诚
忠诚,这虽然听起来挺土,但却很真实,不要为了个人的一点私利而牺牲组织的利益,反之亦然,不管是企业创始人,还是管理者,最终信任和得到提拔的,总是那些值得信赖的人,而不是能力高但自私自利的人。
2、建立利益共同体
多用“我们”少用“你们”,这样一来,可以让我们的朋友更多,“敌人”更少,这是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开始,也是良好合作的开始。
3、小事中的卓越思维
很多员工尤其新入职员工,抱怨重复性工作,枯燥、无趣得不到发展,但你需要知道的是这是一个同质化的时代,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而体现产品唯一的差距就是细节的能力,小事坚持做,小事细致做、小事条理做,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从而训练自己细节的处理能力及培养心智成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机会,切忌好高骛远。
4、信任
合作的本质是信任,懂得信任的基础算法,你就能赢得多少人的支持,这取决于多少人愿意与你交往,取决于你与他人建立互信的能力。
5、工作日志
遗忘是获得职场经验最大的杀手,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如果能坚持写工作日志,记录自己的成功经验及失败原因,就能获得持续的成长。
6、请教
不懂就问,问前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先学会思考及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对于不确定的地方,再找同事、朋友、领导,请求帮助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对于向同事请教,在这里注意两条原则:
不要问“度娘”(百度搜索)都知道的简单问题,如果您的问题太低级,只能说明自己低级;不要闷头苦干,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是零。
7、反思
反思是最好的自我学习,但是这被很多人所忽略的:学1000个知识(990个会被忘记),不如彻底反思自己的一个核心问题。
8、边界敏锐度
建立跨界思维,跳出传统的边界看问题,是个人未来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9、专注工作法
在今天,工作效率最大的杀手是手机、微信、朋友圈、QQ都会让你的时间碎片化。工作中最高效率的法则是25+5的原则:飞行模式25分钟、静音模式或手机屏幕朝下放,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然后用5分钟再处理手机中的重要事情,这是避免时间碎片化最好的法则。
10、学会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的本质是时间管理,而非逻辑分类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小于3分钟的事情立即解决,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行为习惯。
1、忠诚
忠诚,这虽然听起来挺土,但却很真实,不要为了个人的一点私利而牺牲组织的利益,反之亦然,不管是企业创始人,还是管理者,最终信任和得到提拔的,总是那些值得信赖的人,而不是能力高但自私自利的人。
2、建立利益共同体
多用“我们”少用“你们”,这样一来,可以让我们的朋友更多,“敌人”更少,这是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开始,也是良好合作的开始。
3、小事中的卓越思维
很多员工尤其新入职员工,抱怨重复性工作,枯燥、无趣得不到发展,但你需要知道的是这是一个同质化的时代,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而体现产品唯一的差距就是细节的能力,小事坚持做,小事细致做、小事条理做,将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从而训练自己细节的处理能力及培养心智成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机会,切忌好高骛远。
4、信任
合作的本质是信任,懂得信任的基础算法,你就能赢得多少人的支持,这取决于多少人愿意与你交往,取决于你与他人建立互信的能力。
5、工作日志
遗忘是获得职场经验最大的杀手,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如果能坚持写工作日志,记录自己的成功经验及失败原因,就能获得持续的成长。
6、请教
不懂就问,问前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先学会思考及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对于不确定的地方,再找同事、朋友、领导,请求帮助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对于向同事请教,在这里注意两条原则:
不要问“度娘”(百度搜索)都知道的简单问题,如果您的问题太低级,只能说明自己低级;不要闷头苦干,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是零。
7、反思
反思是最好的自我学习,但是这被很多人所忽略的:学1000个知识(990个会被忘记),不如彻底反思自己的一个核心问题。
8、边界敏锐度
建立跨界思维,跳出传统的边界看问题,是个人未来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9、专注工作法
在今天,工作效率最大的杀手是手机、微信、朋友圈、QQ都会让你的时间碎片化。工作中最高效率的法则是25+5的原则:飞行模式25分钟、静音模式或手机屏幕朝下放,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然后用5分钟再处理手机中的重要事情,这是避免时间碎片化最好的法则。
10、学会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的本质是时间管理,而非逻辑分类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小于3分钟的事情立即解决,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行为习惯。
管理文件也是如此,很多人下载了一个文件,就自动存放桌面或默认文件夹中,后来文件数量越来越多,你就麻烦了。因此要学会:逻辑分类,标签管理,合理备份。
文章内容来源:姜堰人才交流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条:
掌握求职三大宝,助你轻松求职成功!
下一条:
如何在网络求职中见招拆招